近年来很多女性患者都饱受乳腺疾病的困扰,乳腺增生、乳腺纤维瘤虽让人恐慌,但只要确诊就可以治疗,但有一种乳腺疾病,患者因乳房肿块来到医院,医生却说不准是什么,有说是普通乳腺炎的,有不能确诊的,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,大致有三种:
①“你的病又不是绝症,在家换药就行,不能办住院,占床位。”
②“吃中药治疗吧,可能要一两年,但随时有可能复发。”
③“乳房全切手术,之后再做两次乳房重建(乳房填充整形)。”
这些治疗方案模棱两可,患者往往在尝试引流、激素、中医等多种治疗方法后,病情依然反复发作,乳房破溃流脓千疮百孔,身心俱疲。
其实,患者得的是浆细胞性乳腺炎,是因为主导管的发育异常,导管扩张,导管内脂质分泌物的堆积、腐败而形成,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。
一般来说,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年龄较大,有多胎生育史、长期哺乳史。多见于 40~50 岁或更大。但近几年来,青春期女性的发病率也正在增加,常常见于青春期,有性生活的女性。
乳头发育畸形,乳头内陷、内翻、或分裂,是引起乳头下集合导管扭曲阻塞的原因,乳腺导管扩张症伴有乳头畸形率可高达 80%。
对于浆乳的治疗,选择手术时机很重要。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病灶,清洁所有创面,同时尽可能保持外形的完美。而不是为了治病就将乳房一切了之。
这些年黄汉源教授一直在潜心研究,不断改进手术手法,希望降低复发率。目前经过上千例浆乳的临床手术实践与研究,已能保证术后复发率低于2%。
尤其是整形外科技术“皮瓣转移术”的应用,使得许多病变广泛而需做全乳房切除的患者得以保留乳房,大大降低了手术致残率。
黄汉源:主任医师,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教授,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首席专家,北京当代乳腺医学研究院院长
简介:黄汉源教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,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奠基人,北京当代乳腺医学研究院院长。从事乳腺外科诊疗工作60年,主攻复杂疑难乳腺疾病的诊治。在乳腺、乳导管、乳腺良恶性肿瘤和浆细胞乳腺炎等高难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。创造性地将乳腺皮瓣转移技术与病灶剔除术巧妙融合,解决了世界乳腺外科领域的一大公认难题------难治性浆细胞乳腺炎(肉芽肿性小叶增生乳腺炎),显著提高了一般远期治疗效果,较好地解决了术后易复发、以及病灶切除后的伤口愈合和乳房外形问题。近10年间共做了5000余例浆细胞乳腺炎手术(肉芽肿性小叶增生),成功率达到98%。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、《中华乳腺病杂志》等国内外学术期刊。
医学擅长:擅长浆细胞乳腺炎、肉芽肿性小叶增生、乳腺增生(肿物)、多乳腺症、积乳囊肿、乳导管疾病、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等手术治疗。